新浪科技訊 8月19日凌晨消息,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7年夏季高峰會於8月18-20日在寧夏銀川舉行。在昨日晚間的青年論壇上,優拜單車CEO余熠發表演講。

  余熠表示,共享單車火了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KTV、共享馬扎都出現了。但目前大家還是沒想清楚到底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什麼。「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做共享,我們確實要想清楚這裏面是什麼,我們要想清楚為什麼單車這件事情是能夠拿來共享的。」

  他認為,共享單車最核心的是單車上的智能鎖,智能鎖里有GPS晶元,能夠跟遠端通訊、能夠定位,這個基礎元件本身就是車聯網的組成元素。在單車行進和使用過程能夠拿到大批量的用戶數據。

  余熠稱,共享單車另外一個更大的價值是通過自行車連接用戶、連接生活、連接城市和人。他舉例稱,當用戶騎著單車到shoppingmall、電影院門口時,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推更想要的東西,把騎車前的場景和之後場景關聯起來。

  對於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他認為會是三個方向:第一是出海,在未來半年會看到更多的車企出去,把市場擴充到海外;第二是物聯網,在未來幾年內,共享單車在物聯網方面會迅速拓展;第三是流量和廣告,「如果把自行車、共享單車這個事情單從租金來看,大概是有百億的市場,投放2000-3000萬輛自行車中國市場就飽和了,每年產出200-300億的租金市場。如果把流量和廣告放進去,有可能是千億的市場」。

  「我一直覺得租金這件事情並不是共享單車的本質,對我們未來來說變現的方式一定是通過流量和數據。」余熠透露,目前優拜單車廣告和流量的變現已經和租金收入持平。(張俊)

  以下為余熠演講全文:

  主持人:過去一年左右時間,大家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共享單車,全國,甚至現在海外單車大戰,制約中國共享單車發展最大的問題是顏色不夠用。我們在過去一年在亞布力年會和青年論壇創新年會也先後邀請了摩拜單車CEO和OFO創始人,接下來的分享嘉賓是優拜單車的創始人兼CEO余熠,我接下來聽聽他從另外一個角度怎麼看現在共享單車這樣一個話題。有請!

  余熠:其實剛剛谷大白話這邊分享非常精彩,我的壓力很大,作為一個理工科技術男出身擁有800萬粉絲的脫口秀者後面的壓力大家要理解一下。

  我這邊是從去年開始做這件事情,在此之前一直在互聯網公司做過,我進這家公司當時只有十幾個人,見證了一個小的手工作坊成長為具有200億美金左右市值的公司,在去年一個很快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因為我的內心多次想出來創業,在去年新美大合併的時間節點,我們的內心想去創業的訴求,就愈發的強烈。所以在去年上半年正好在尋找一些機會,為什麼會投身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呢?

  其實最早還是遵循自己一個內心的訴求和夢想,為什麼投身於共享單車這個行業?這個是北京,整個背景是北京的早晨,天氣是非常灰濛的,會看到對空氣影響最大的是機動車,其實對揚塵這一塊影響非常大。大家可以看到北京31%的PM2.5都來自於機動車,平常1/3的北京人在開車。其實你會關注到在二公里以內的人接近20%,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廣闊的訴求。所以我們在上半年開始創業,這樣一個短途的方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替代?當時找到的中國最知名的自行車品牌永久,包括IPO公司對我們評估,有沒有機會或者是能力去做。

  現在大家看到的小黃車當時還在學校裏面,小紅車剛剛開始做這樣一個驗證和測試,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做這件事情呢?本身想做一些老百姓對用戶有意義的事情,為我們來說,因為我原來一直做生活服務行業,大眾點評、團購、信息決策、消費這一塊,對我來說toC對我來說是相對比較熟悉的,在這個熟悉的領域中,我們一直在想能夠幫用戶解決這樣一個短途出行的問題,同時又能夠為社會、為環境做出一點價值的。所以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最終選擇了這樣一個事情的原因吧。

  看整個歷史的發展趨勢,從歐美髮達國家來說,大家從兩輪自行車到四輪的汽車,又從四輪迴歸到兩輪,比如丹麥、哥本哈根現在修了很多很多的自行車道;比如說荷蘭用戶擁有自行車的比例其實是110%,因為每個人都有一輛自行車。而在歐美,自行車對於他們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短途出行的方式。

  我們從整個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城市越來越擁堵,整個的環境越來越差,我們認為在未來的自行車會慢慢的回歸到這個城市中,所以這也是這件事情是可以去做,未來具有大發展前景的一個趨勢。所以我們就單車回潮,這是一種新需求。

  從開始啟動這個項目以後,我們發現這一年鬼知道經歷了什麼,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覺得兩個競爭對手相對來說還比較小,對我們的產品也足夠進行完善了,做著做著就發現怎麼這樣了。右邊這張圖一個屏幕都放不下,各種顏色都出來的,制約單車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顏色不夠用了。最近出來的就會有什麼七彩單車、斑馬單車、黃金聖鬥士單車,但是從另外一個季度來說,任何行業,哪行哪業不會去面對競爭,我們如果是做餐飲開一家火鍋店,同一條街上可能有幾十個競爭對手,對我們來說不會去競爭,當時的心情相對比較鬱悶。直到有一天遇見另外一個CEO。

  大家都知道2016年上半年其實兩個事情是比較火,上半年是直播,下半年是單車。我遇到他之後說,你的行業還算好,看看我們這邊吧,全國做直播的網站有一千多家,相對競爭比較激烈。在當時打了七年「百團大戰」之後,投入了這樣一個「百拜大戰」,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團隊的自信心滿滿。

  大家很關心單車這個事情,包括現在這個時候,從共享經濟這道風愈演愈烈,從共享單車開始,後面接下來共享充電寶出來了,共享雨傘出來的,共享籃球、共享KTV。前兩天看到一篇新聞,共享馬扎,一個小板凳上貼了一個二維碼,一天被人搬光了。很多事情,大家還是沒想清楚到底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事情,什麼樣的事情是共享經濟,什麼樣的是租賃經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做共享,我們確實要想清楚這裏面是什麼,我們想清楚單車這件事情,為什麼覺得單車這件事情是能夠拿來共享的。

  首先這個裡面最核心的其實是單車上的那把智能鎖,這個智能鎖裏面有GPS這樣一個晶元,能夠跟遠端進行通訊、能夠去定位,大家想這個基礎的元件本身就是互聯網的一部分,本身其實就是車聯網的組成元素。在單車行進和使用過程能夠拿到大批量的用戶數據,而且清楚知道用戶從哪裡出來,坐了幾站地鐵,到哪個園區上班。周末到哪個shoppingmall去購物,重要的是大數據,而不是在於租自行車的0.5元、1元塊錢的租金收入。這是單車裡面相對比較核心的部分。

  反過來說這件事情,籃球、雨傘、小馬扎,把租賃的形式換一個詞去套,產生一個額外的價值。所以對我們來說會覺得在這裏面贏得單車大戰就是供應鏈和線下運營的能力,我們找了有70多年的歷史永久,因為我們是互聯網的團隊,擅長互聯網線上的運營、產品推廣,包括線下的運營。說白了以前也沒造過自行車,也不知道自行車是由80多個零件組成的,供應鏈是非常強的能力。另外是線下的運營,坦白而言,我看到自行車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發展速度是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在地鐵站出來可以看到一堆堆的自行車。這是不是理想的情況,很多公司做的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通過我們前面說拿到用戶的數據,能不能做一些預測,能知道在那個時間點、哪些地鐵站的車是不飽和的,在某些小區的門口車輛是缺少的,或者是某些時間點我們可以做更好的車輛運營和調度,後面會體現很強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能力,其實本質來說共享單車不同於租賃的形式,所以我們把自己的定義是一家互聯網的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自行車租賃公司。

  所以我們就開始逐步推出我們的產品,以輕騎為目標的產品,第二代是MARS更加炫酷和時尚,這在國內鋪的比較少,而且出了一些女性車。在過去一年時間,優拜單車大概鋪了20個城市,大概六七十萬的自行車,主要是在二線城市和部分一線城市。

  做這件事情的另外一個更大的價值,希望通過自行車連接用戶、連接生活,把互聯網的價值發揮出來。我們希望自行車連接城市和人,有一個樣車在一天時間內被用戶騎了48次的,有一個用戶一天騎了26次,不知道這個用戶是做什麼工作,都是超乎我們意料預料的。

  我們還是覺得通過單車去連接用戶生活這一塊,我們能夠去用自行車挖掘更深的一些場景,我舉一個例子單車本身就是智能硬體的一部分,我們做的本來就是出行,出行又是生活服務的一部分,是不是在你騎著單車到一個shoppingmall、電影院門口在更合適的時候推更想要的東西,把你騎車前的場景和之後場景更加關聯起來。

  看來單車又有20%的用戶是應用於休閑或者是健身場所,所以跟體育健身又緊密的相連,所以這件事情就比較好玩了。

  最終來看,我們希望用自行車去連接,並且能夠跟各行各業做到打通,並且做很好的合作,有些領域是跟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去做的。

  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逐步有很多單車企業開始出海,我們也在做出海的事情,目前籌備了接近半年的時候,應該很快去落地。為什麼有這樣一個輸出呢?因為自行車從整個產業鏈來說,每年生產的8000萬輛自行車有2/3本身就用於出口,從整個產業鏈和渠道來說,這本來就是非常成熟的一個模式。第二共享單車這個模式,本來就是中國發明的,前段時間在北美,老外還說共享單車我知道,是中國新的四大發明之一,另外一個高鐵、支付寶、網購等等。所以老外對這件事情通過媒體的各種渲染已經知道有這個事情,而且覺得是很方便的一個模式。

  所以從未來來說,國內的這些單車企業從國內的戰場一定到海外的戰場,海外的戰場對大家的挑戰會更大。這是我們目前看到中國大規模輸出的商業模式和互聯網的企業。

  除了車本身,我們希望除了人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終端去連接這樣一個服務,車與人相連、車與車互聯,車與終端的服務,最後需要在所有的生活場景做到無縫的連接。最後通過剛剛的連接可以探索更多的商業模式,我一直覺得租金這件事情並不是共享單車的本質,對我們未來來說需要產生變現的方式一定是通過流量和數據。包括我們擁有了這樣的流量以後,延伸到前面的場景中的一些服務。

  這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大家從目前來看國內市場相對飽和了,共享單車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國內已經有這麼多家做了,未來會往哪裡發展?其實我們會去看,是三塊東西,第一是一定是出海,從國內100個城市中逐步擴充到國外的200個城市,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台灣,在未來半年會看到更多的車企出去,把市場擴充到海外。第二在未來的幾年之內,物聯網會是一個非常劇烈的速度去做,有可能我們所觸達到的東西都能夠做上網的。這裏面有很核心的東西是NB-loT技術的覆蓋,通過SIM基於現有的技術去做,未來智能需要做非常強力的布局。

  中間是2020年,未來20年之內的物聯網晶元有可能會超過1萬億,我舉一個例子,現在開的車裡面,大概有400個小的終端,未來這個數量會急劇爆發性的增長,現在做的是共享單車相對比較簡單的模式,其實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單車切入的是物聯網這樣一個未來,在未來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連,從出行連接開來,單車是最小的終端,是物聯網最小一個原子。如果把自行車、共享單車這個事情單從租金來看,大概是有百億的市場,投放2000-3000萬輛自行車中國市場就飽和的,每年產出200-300億的租金市場。如果把流量和廣告放進去,有可能是千億的市場,在現在整個廣告和流量的變現和我們的租金收入持平了。在未來把終端拆開來看,看到互聯網的趨勢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市場,而且是持續時間更長的過程。這一塊我認為是未來一個發展趨勢,但是這條路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對我們來說出行只是一個過程,最終還是剛剛說的這樣一個目標和重點。

  這是我們內部經常開玩笑說的,我是創業公司的一個CEO,我看到這樣一個話題說做不做讓自己討厭的創業者,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當是想,自從開始創業以後其實蠻討厭自己的,因為沒有時間和父母分享我的時間,跟我的太太、兒子進行這樣的分享,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公司上,或者是工作上。從這一塊我本身還是蠻討厭自己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事情是不是你內心想要、追逐的事情,你做的這個事情是不是對社會、或者是對大家有價值的?我自己的理解不做讓自己討厭的創業者,做的事情、商業模式是對社會有價值,還是只是為了賺錢、做一個商人,而不是未來想成為一個企業家。從這一點來看,我的理解不做讓自己討厭的創業者。這是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想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最終不讓自己討厭,也不讓身邊的人、不讓用戶去討厭你。

  最後,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把我們的服務放到更多的城市中,能夠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我們的服務。在這裏謝謝大家!



本文出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819/23524384.html情趣用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ork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